一、大赛目标
紧紧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密切跟踪前沿科技发展趋势,按照“全球邀约、自由探索、公开路演”的方式,搭建高水平国际前沿科技交流竞技平台,遴选拥有国际领先前沿技术的企业和团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以赛为媒、以赛聚才、以赛促产,增强首都科技“向新力”,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为更好建设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二、大赛主题
前沿引领,智创未来
三、大赛时间
2025年9月—2026年4月
四、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五、领域设置
本届大赛设置AI底层技术、AI应用、创新药、医疗器械、新材料、文化科技、金融科技7个领域。
六、参赛条件
1.参赛企业(团队)应主要从事新兴产业领域前沿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及服务等业务,拥有国际先进的前沿技术。
2.参赛企业(团队)的产品、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清晰,无产权纠纷。拥有良好社会信誉,无重大失信记录、无犯罪记录。
3.在京注册成立的参赛企业,注册时间应在2018年1月1日(含)以后。
4.在京外或境外注册的参赛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限。
5.上市公司、曾获得往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冠亚季军的企业不能报名参赛。
七、赛程安排
1.项目征集(截至11月30日)
企业(团队)登录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官网,提交报名材料,通过形式审查后,获得参赛资格。
2.各领域初赛、复赛(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
初赛、复赛分别采用函评、路演方式开展,评选出各领域的“中关村前沿科技TOP10”。各领域前6名,共计42个企业(团队)晋级半决赛。
3.半决赛(2026年3月上旬)
半决赛采用公开路演形式,前10名晋级总决赛。
4.总决赛(预计2026年4月初)
总决赛暨颁奖典礼拟于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办,现场决出冠军、亚军、季军各1名,优胜奖7名。
八、大赛奖励政策
(一)荣誉称号
大赛设立冠军、亚军、季军各1名,优胜奖7名。各领域前10名给予中关村前沿科技TOP10称号。
对于积极组织项目参赛、提供企业服务的合作机构,给予优秀组织奖、优秀合作伙伴等称号。
(二)大赛奖金
冠军100万元、亚军50万元、季军30万元,优胜奖15万元,各领域第1名10万元。奖金不可叠加享受,待赛事整体结束后及时兑现。
(三)奖励政策
1.获得中关村前沿科技TOP10称号的企业(须符合政策支持条件),纳入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储备库。
2.各领域前3名的企业(须符合政策支持条件),可享受最高30万元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资金支持。
(四)奖励服务
根据参赛企业(团队)晋级阶段与所获名次,可获得对应价值额度的科创服务包支持,包含免费办公空间、产业资源对接、投融资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国家级平台展览展示等。
九、赛事服务
1.提供需求对接服务。全面梳理参赛企业在技术合作、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核心需求,建立精准化、常态化的对接服务体系。定期组织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与参赛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与市场资源对接。
2.投融资对接及定制金融产品。为优胜项目提供政府投资基金、市场化基金对接服务。组织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中关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符合前沿技术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
3.组织前沿大赛成长营。在各领域复赛结束后组织成长营,为进入半决赛的项目提供创业辅导,助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协助企业(团队)解决创建期和发展期的战略规划及实际经营问题。
4.打造全方位宣传推广体系。通过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矩阵,持续扩大赛事影响力并赋能优秀项目。依托全球赛事直播、主流媒体专题报道、新媒体精准传播等方式,全方位展示赛事亮点及企业创新成果;同时为优胜企业提供定制化品牌推广服务,包括专访报道、案例深度解析、行业资源推介等,切实提升企业市场曝光度和品牌价值。
十、评审情况
评审专家由技术专家、投资专家、行业专家组成。依据大赛组委会制定的统一评审规则及评选标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围绕“技术水平”“团队能力”“项目可行性”“市场前景及社会效益”“投资价值”等方面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
十一、报名咨询
1.报名参赛的企业(团队)请登录www.zgcatech.cn官方网站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2.赛事咨询
境内项目咨询电话:诸老师,010-88828968;高老师,010-88828972
境外项目咨询电话:杨老师,8610-88828811
咨询时间:工作日北京时间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30。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9月4日